![]() 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属于桥梁模型技术领域。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呈左右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滑槽,滑槽内部外壁开设有通槽,底座中部上端设有桥面A,桥面A上呈前后对称结构设有两个桥塔,桥塔中部固设有横杆,横杆上表面中部固设有梯形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梯形挡块、限位块及固定块的使用,限制了桥面A及桥面B的左右移动,通过六角螺母调节吊索的不同长度,方便抵抗静载加载砝码对桥梁产生的弯矩总和进行观察及计算,凸显自身抗拉的力学特性,比图纸更真实地反映建筑,方便设计师理解建筑方案,对开拓设计思维,提高设计认识,变换设计手法起着积极的作用。 公开号:CN214336139U 申请号:CN202120394776.1U 申请日:2021-02-2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梁美玉 申请人:Zhonghe North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IPC主号:G09B25-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模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 [n0002] 公路路线穿过江河、港湾、湖泊、水库、灌溉等水域,或跨度过高差大的深谷地带,或跨过其他交通线路,为保持交通畅通需要架设桥梁,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工作模型,无论作方案还是做分析,他比图纸更真实地反映建筑,作为立体形态的桥梁模型,他和桥梁实体是一种准确的缩比关系,诸如体量组合,方向性,量感,轮廓形态,空间序列等等在模型上也同样得到体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0925210U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通过底板将桥梁模型、公路模型固定后进行一定的模拟实验,因底板上设有多个插孔从而能根据情况改变公路与桥梁的走向,桥梁模型上的凸块与公路模型上的卡块匹配从而防止两者分离,多个方形块组成的第二插接柱能根据情况改变桥梁模型的高度。 [n0003] 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桥梁模型与公路模型通过凸块与卡块的插接配合完成拼接,拼接效果不好易松动,且无法对吊索及主缆进行受力分析,影响模型使用,不利于设计师分析研究。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 [n0004]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6] 2.技术方案 [n0007] 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呈左右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外壁开设有通槽,所述底座中部上端设有桥面A,所述桥面A上呈前后对称结构设有两个桥塔,所述桥塔中部固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表面中部固设有梯形挡块,所述梯形挡块上呈左右对称结构设有两个限位块,所述桥塔外侧设有桥面B,所述桥面B外侧设有桥台,所述桥台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呈左右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固定块,所述桥面A上端呈左右对称结构设有两个主缆,所述主缆上呈线性等间距结构插设有多个吊索,所述吊索下端穿过桥面A延伸至下方并通过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 [n0008] 优选地,所述桥塔及桥台下端均呈左右对称结构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调节手轮,所述桥塔及桥台均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手轮与通槽滑动连接。 [n0009] 优选地,所述桥面A与横杆摩擦接触,所述桥面A与限位块摩擦接触。 [n0010] 优选地,所述桥面B与凹槽插接配合,所述桥面B与固定块摩擦接触。 [n0011] 优选地,所述主缆贯穿桥塔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主缆贯穿桥面B并与桥台固定。 [n0012] 3.有益效果 [n0013]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n0014] 1.本实用新型通过桥塔及桥台插入滑槽旋转调节手轮完成固定,将桥面A放置在两个桥塔之间,此时桥面A均与横杆、梯形挡块及限位块摩擦接触方便安装与拆卸,将桥面B的外侧放置在凹槽内,使桥面B与桥台及固定块摩擦接触完成固定,将主缆的其中一端穿过桥面B上表面延伸至外部并与位于后端的桥台连接固定,将主缆依次穿过桥塔上端并与其滑动连接,将主缆的另一端穿过桥面B上表面延伸至外部与位于前端的桥台连接固定,分别将吊索依次穿过主缆、桥面A及桥面B并旋转六角螺母进行固定。解决了桥梁模型与公路模型通过凸块与卡块的插接配合完成拼接,拼接效果不好易松动,且无法对吊索及主缆进行受力分析,影响模型使用,不利于设计师分析研究的问题,实现了拼接更稳定不易松动,模型使用效果更佳,方便对吊索及主缆进行受力分析,记录不同的弯矩信息,各阶段的成果更直观的呈现出来,减少反复思考修改的时间,方便了设计师分析研究,提高了工作效率。 [n0015] 2.本实用新型通过梯形挡块、限位块及固定块的使用,限制了桥面A及桥面B的左右移动,通过六角螺母调节吊索的不同长度,方便抵抗静载加载砝码对桥梁产生的弯矩总和进行观察及计算,凸显自身抗拉的力学特性,比图纸更真实地反映建筑,方便设计师理解建筑方案,对开拓设计思维,提高设计认识,变换设计手法起着积极的作用。 [n0016] 3.本实用新型通过桥面A及桥面B放置在桥塔及桥台上,方便安装且连接更稳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桥塔结构拆分示意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桥台结构拆分示意图; [n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吊索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滑槽;3、通槽;4、桥面A;5、桥塔;6、横杆;7、梯形挡块;8、限位块;9、桥面B;10、桥台;11、凹槽;12、固定块;13、主缆;14、吊索;15、六角螺母;16、调节手轮。 [n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n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5]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n0026] 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呈左右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滑槽2,滑槽2内部外壁开设有通槽3,底座1中部上端设有桥面A4,桥面A4上呈前后对称结构设有两个桥塔5,桥塔5中部固设有横杆6,横杆6上表面中部固设有梯形挡块7,梯形挡块7上呈左右对称结构设有两个限位块8,桥塔5外侧设有桥面B9,桥面B9外侧设有桥台10,桥台10内侧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壁呈左右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固定块12,桥面A4上端呈左右对称结构设有两个主缆13,主缆13上呈线性等间距结构插设有多个吊索14,吊索14下端穿过桥面A4延伸至下方并通过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15。桥塔5及桥台10插入滑槽2调节至合适的距离后,然后将调节手轮16穿过通槽3通过螺纹孔与桥塔5及桥台10螺纹连接完成固定,将桥面A4放置在两个桥塔5之间,此时桥面A4均与横杆6、梯形挡块7及限位块8摩擦接触方便安装与拆卸,将桥面B9的外侧放置在凹槽11内,使桥面B9与桥台10及固定块12摩擦接触完成固定,将主缆13的其中一端穿过桥面B9上表面延伸至外部并与位于后端的桥台10连接固定,将主缆13依次穿过桥塔5上端并与其滑动连接,将主缆13的另一端穿过桥面B9上表面延伸至外部与位于前端的桥台10连接固定,分别将吊索14依次穿过主缆13、桥面A4及桥面B9并旋转六角螺母15进行固定,调节吊索14的不同长度,方便对桥面A4及桥面B9进行观察,记录不同的弯矩信息,方便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的使用。 [n0027] 具体的,桥塔5及桥台10下端均呈左右对称结构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调节手轮16,桥塔5及桥台10均与滑槽2滑动连接,调节手轮16与通槽3滑动连接。滑槽2限制了桥塔5及桥台10的移动方向并提供支撑,通槽3限制了调节手轮16的运动方向,通过调节手轮16方便对桥塔5及桥台10进行固定。 [n0028] 进一步的,桥面A4与横杆6摩擦接触,桥面A4与限位块8摩擦接触。横杆6为桥面A4提供支撑,限位块8防止桥面A4滑动,安装方便快捷,提高了桥面A4的稳定性。 [n0029] 再进一步的,桥面B9与凹槽11插接配合,桥面B9与固定块12摩擦接触。凹槽11为桥面B9提供稳定支撑方便安装,固定块12防止桥面B9滑动,提高了稳定性。 [n0030] 更进一步的,主缆13贯穿桥塔5并与其滑动连接,主缆13贯穿桥面B9并与桥台10固定。桥塔5为主缆13中部提供支撑的同时,方便安装,桥台10为主缆13提供支撑及拉力条件。 [n0031] 安装原理: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桥塔5及桥台10插入滑槽2调节至合适的距离后,然后将调节手轮16穿过通槽3通过螺纹孔与桥塔5及桥台10螺纹连接完成固定,将桥面A4放置在两个桥塔5之间,此时桥面A4均与横杆6、梯形挡块7及限位块8摩擦接触方便安装与拆卸,将桥面B9的外侧放置在凹槽11内,使桥面B9与桥台10及固定块12摩擦接触完成固定,将主缆13的其中一端穿过桥面B9上表面延伸至外部并与位于后端的桥台10连接固定,将主缆13依次穿过桥塔5上端并与其滑动连接,将主缆13的另一端穿过桥面B9上表面延伸至外部与位于前端的桥台10连接固定,分别将吊索14依次穿过主缆13、桥面A4及桥面B9并旋转六角螺母15进行固定,调节吊索14的不同长度,方便对桥面A4及桥面B9进行观察,记录不同的弯矩信息,方便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的使用。 [n003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呈左右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滑槽(2),所述滑槽(2)内部外壁开设有通槽(3),所述底座(1)中部上端设有桥面A(4),所述桥面A(4)上呈前后对称结构设有两个桥塔(5),所述桥塔(5)中部固设有横杆(6),所述横杆(6)上表面中部固设有梯形挡块(7),所述梯形挡块(7)上呈左右对称结构设有两个限位块(8),所述桥塔(5)外侧设有桥面B(9),所述桥面B(9)外侧设有桥台(10),所述桥台(10)内侧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壁呈左右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固定块(12),所述桥面A(4)上端呈左右对称结构设有两个主缆(13),所述主缆(13)上呈线性等间距结构插设有多个吊索(14),所述吊索(14)下端穿过桥面A(4)延伸至下方并通过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15)。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塔(5)及桥台(10)下端均呈左右对称结构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调节手轮(16),所述桥塔(5)及桥台(10)均与滑槽(2)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手轮(16)与通槽(3)滑动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A(4)与横杆(6)摩擦接触,所述桥面A(4)与限位块(8)摩擦接触。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B(9)与凹槽(11)插接配合,所述桥面B(9)与固定块(12)摩擦接触。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缆(13)贯穿桥塔(5)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主缆(13)贯穿桥面B(9)并与桥台(10)固定。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4001712U|2014-12-10|建筑用立柱横梁成型侧板及其组成的模具 CN102433854B|2013-10-23|一种明渠弯道水槽试验装置 CN102182250B|2012-10-03|一种新型铝合金螺栓球网架节点及其网架安装方法 CN103726447A|2014-04-16|二次张拉低回缩锚固体系竖向预应力钢绞线方法及其系统 CN208949708U|2019-06-07|一种抗震桥墩 CN214336139U|2021-10-01|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 AU782827B2|2005-09-01|Adjustable anchor bearing a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CN103526827A|2014-01-22|一种立柱与建筑主体连接结构 CN104452595B|2016-05-25|单、双耳套筒单、双向调节斜拉索的张拉装置的施工方法 KR100907655B1|2009-07-13|가로등의 지주 고정구조 CN101858053A|2010-10-13|斜拉桥索塔斜拉索锚板式锚固 CN104900136B|2018-02-27|一种试验用斜拉桥及安装方法 CN205171367U|2016-04-20|一种消除混凝土主梁斜拉桥跨中拉力的斜拉索锚固构造 CN201738238U|2011-02-09|斜拉桥索塔斜拉索锚板式锚固 CN105088972B|2017-11-21|采用矮塔‑上承式悬索桥结构体系的刚构桥加固方法 CN104532732B|2016-03-30|鱼脊梁结构的自锚式悬索桥 CN110409284B|2021-03-26|一种预制t梁施工方法 CN102352602A|2012-02-15|悬索桥的主索塔结构 CN101368366A|2009-02-18|悬梁外锚斜拉桥 CN201926464U|2011-08-10|基于损伤识别的独塔斜拉桥试验模型 CN205501791U|2016-08-24|一种钢系梁-实体吊杆-双层叠拱组合结构 CN101832853B|2012-03-28|一种脊状结构流场测试平板模型 CN203782590U|2014-08-20|一种用于斜拉桥斜拉索张拉及索力调整装置 CN111719407B|2021-09-07|预埋式钢板的斜拉索和混凝土桥塔锚固构造 CN203890895U|2014-10-22|一种空间缆索悬索桥临时横撑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94776.1U|CN214336139U|2021-02-23|2021-02-23|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CN202120394776.1U| CN214336139U|2021-02-23|2021-02-23|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